首页    科普中心    对抗光老化!微针与外泌体的“双剑合璧”

对抗光老化!微针与外泌体的“双剑合璧”

创建时间:2025-04-27

光老化——皮肤衰老的“隐形杀手”

 

       临近五一,天气也温暖起来,行走户外阳光配上微风,真让人身心舒畅。但太过热情的阳光也会让人有些难以招架,尤其对于爱美人士来说,这种天气出门,防晒必须拉满!

 

       究其根本,阳光中的紫外线(UV)会导致皮肤衰老。长期暴露在过量紫外线中,会导致皮肤胶原流失、皱纹加深、屏障受损,甚至诱发皮肤癌。为了留住肌肤的健康状态,各种防晒方式和修护产品层出不穷。

 

       近年来,外泌体(细胞外囊泡)凭借“无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精准递送优势,成为抗光老化的研究焦点。来自上海大学医学院高正良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通过脂肪干细胞外囊泡(ADSC-EVs)联合微针(MN)的创新疗法,有效改善了紫外线诱导的光老化,为抗衰领域注入新动能。

 

 

一、光老化、外囊泡、微针简介

 

🌟 什么是光老化?

       皮肤的光老化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光中的紫外线辐射使皮肤过早地出现老化性改变。

 

       临床表现为皮肤粗糙、增厚、松弛、深而粗的皱纹,局部有过度的色素沉着或毛细血管扩张,甚至可能出现各种良性或恶性肿瘤,如日光角化病、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等。

 

 

💥 什么是外囊泡?

       细胞外囊泡(EVs)是具有磷脂双层膜的纳米级囊泡,内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等。根据其直径,EVs可分为6个亚群:外泌体 (< 50 nm)、外泌体 (30~150 nm)、脱落微囊泡 (100~1000 nm)、凋亡小体 (1000~5000 nm)、迁移小体 (500~3000 nm) 和大癌小体 (1000~10000 nm)。

 

       外泌体由于体积小且在生物体内功能多样,是目前EVs领域研究较为深入的一个亚型。

 

 

 

⏩ 什么是微针?

       微针由多个微型针头整合而成,其通过将活性成分装载于阵列中,利用针尖可逆性穿透角质层,可在皮肤表面产生多个可恢复的微通道,允许药物局部渗透到皮肤中,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

 

       滚轮微针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微针。一般主体由一个手柄和滚轮构成,在滚轮上分布着若干排微针,长度一般在0.5~3mm,随着滚轮在皮肤上滚动,微针即可在皮肤上形成微孔。

 

 

 

二、干细胞外囊泡+微针,有效对抗光老化

 

       文章发现相对单独使用微针,联合微针和外囊泡对改善光老化来说有着“1+1>2”的效果

 

🔷 微针:打开皮肤吸收的“高速通道”

透皮递送

       突破角质层屏障,提升EVs的局部渗透效率。

 

机械刺激

       微创伤激活伤口愈合反应,启动胶原新生(但单独使用易因持续炎症抵消疗效)。

 

 

🔷 ADSCs-EVs:细胞间的“修复信使”

① 携带生物活性物质

    microRNA、细胞因子等通过调控MMPs/TIMPs平衡抑制胶原降解,促进I/III型胶原合成。

 

② 免疫调节

       降低CD11b+炎症细胞浸润,加速急性炎症消退(3天内恢复至基线水平)。

 

 

🔷 关键数据支撑

① 宏观改善

       联合治疗组皱纹显著减少,皮肤粗糙度、红斑及鳞屑改善优于MN单独组。

 

② 表皮结构优化

       联合治疗组表皮厚度降至37.8μm(对照组51.4μm),角质层水合值显著提升。

 

③ 真皮重塑

       联合治疗组胶原密度达62%(对照组54.8%),纤维排列更有序。

 

④炎症调控

      治疗后3天,联合治疗组炎症细胞消退至基线水平,而MN单独组仍高,表明EVs加速炎症消退。

 

三、总结

 

       光老化作为皮肤老化的一种突出表现,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高正良教授团队通过研究首次证明MN联合EVs可通过“透皮递送+抗炎修复”双途径协同改善光老化,这为EVs的局部应用提供新思路。

 

       作为国内干细胞新药研发的先行者,昂昇生物也将聚焦于面部年轻化领域。通过与高正良教授等科学家顾问的交流学习,结合干细胞/外泌体技术,开发出针对性的产品。为每一位爱美之人,也为我国干细胞行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愿明媚阳光不再成为美丽负担

 

稿件来源:昂昇科研部